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2025 年的航運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近年來,國際形勢變化、地緣政治博弈及周期性經濟波動,持續重塑航運市場格局。今年,航運業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供給端剛性約束與需求端不確定性相互交織,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集裝箱運輸:需求結構重塑,供給瓶頸緩解
集裝箱運輸是航運核心板塊,近年歷經需求與供給的劇烈波動。2020 - 2022 年,新冠疫情致使全球供應鏈紊亂,“宅經濟” 與財政刺激政策推動美國進口需求激增,集運市場迎來 “超級牛市”,運價與貨量均創歷史新高。2024 年,紅海沖突與歐美補庫需求成為新驅動力,亞歐航線大規模繞行蘇伊士運河,有效運力減少約 10%,運價再度飆升。
需求端,全球經濟復蘇節奏不均衡、政策不確定性影響顯著。2024 年,歐美補庫帶動需求增長,但下半年原油需求波動、地緣油價高位運行,煉廠開工不足,原油海運量縮減,市場需求可持續性受挑戰。展望 2025 年,全球經濟漸走出疫情與地緣沖突陰影,集裝箱運輸需求有望曲折恢復。新興市場崛起、貿易政策調整,尤其是產業鏈轉移與轉口貿易動態變化,將重塑需求結構。若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持續推動產業與消費升級,集運需求有望穩健增長。同時,電商平臺全球化布局與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將使集裝箱運輸貨源結構與流向深刻變化,高價值商品、小批量多批次貨物運輸需求增加。
供給端,新船交付與船舶大型化主導。2024 - 2025 年,集運行業迎新船交付高峰,預計運力增長約 7%,其中萬箱以上大船增長約 12%。船舶大型化趨勢延續,歐線主力船型升至 1.6 萬箱以上,美線達 1 萬箱以上。這提升單船規模效益,但對港口基礎設施與航線運營提出更高要求。蘇伊士運河等關鍵航道安全性與通行能力,仍是影響有效運力的重要因素。2024 年紅海沖突致亞歐航線繞行好望角,凸顯全球航運網絡脆弱性。未來若地緣沖突再現或持續,將沖擊市場供需平衡。
此外,航運聯盟重組與合作模式不斷演變。近年跨聯盟合作頻繁,部分聯盟共艙協議到期后,2025 年有望現大規模聯盟重組。地中海航運(MSC)等巨頭積極擴運力戰略,或重塑市場競爭格局。航運聯盟在優化航線布局、提升服務質量、應對市場競爭方面作用關鍵,其未來演變將深遠影響集裝箱運輸市場供需與運價走勢。
油運市場:供需博弈,機遇與風險并存
油運市場在 2025 年同樣面臨復雜供需博弈。回顧 2022 - 2024 年,俄烏沖突引發全球原油貿易重構,原油海運需求因航距拉長大幅增長,運價中樞顯著提升。2024 年上半年運價維持高位,下半年地緣沖突緩解、原油需求波動,市場景氣度下滑。
展望 2025 年,油運市場需求端受全球原油供需格局變化影響。一方面,OPEC + 增產計劃及美國、西非和南美等地原油產量增長,將推動原油海運量上升;另一方面,全球煉廠分布調整,中東煉廠新增產能、亞太地區開工率提升,將優化原油運輸流向。此外,原油庫存調整也是短期內影響油運需求的關鍵因素。若油價中樞承壓,商業補庫與戰略補庫啟動,將為油運市場帶來額外需求。
供給端,油輪運力增長受新船訂單與船隊老齡化制約。目前,VLCC 在手訂單占現有船隊比例僅 9.3%,處歷史低位,預計 2025 - 2026 年運力增速分別為 0.5% 和 2.7%。同時,油輪老齡化問題突出,20 歲及以上 VLCC 占比達 17%,未來數年將迎老船拆解高峰期。環保監管趨嚴,將限制運營船舶航速與效率,降低有效運力彈性。若地緣沖突緩解,制裁政策調整將對油輪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如蘇伊士運河通行恢復對集裝箱運輸影響顯著,對油運市場沖擊相對有限;俄烏沖突緩解或引發市場對貿易重構回退的擔憂。
盡管不確定性多,油運市場仍存潛在機遇。原油需求韌性及增產帶來的海運量增長,為運價提供支撐;油價下跌可能觸發商業與戰略補庫,期現結構出現明顯 Contango 時,甚至引發大規模浮倉囤油,推動運價大幅上漲。但地緣沖突快速緩解,貿易重構節奏受沖擊,可能致運價大幅下跌。全球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油價波動,也將負面影響油運市場需求。
干散貨運輸:供給剛性,需求復蘇緩慢
干散貨運輸市場在 2025 年處于供給剛性與需求復蘇的雙重壓力下。2023 - 2024 年,干散貨海運市場供需改善,全球干散貨海運需求累計增長 11%,船隊規模增長 6%。但這主要得益于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恢復性增長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
需求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干散貨進口國,其經濟政策與產業調整對市場影響深遠。2024 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增長、煤炭進口穩定,是推動全球干散貨海運需求的關鍵。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新興經濟體崛起,干散貨海運需求有望低速增長。例如,西芒杜鐵礦 2025 年投產并逐步提產至 6000 萬噸 / 年,將為干散貨運輸市場帶來新需求增長點。
供給端,干散貨船隊增長受新船訂單與船齡結構限制。目前,干散貨船在手訂單占比維持歷史低位,預計未來數年供給增速約 3%。干散貨船隊平均船齡 10 - 15 歲,持續運營能力較好,但環保監管與航運景氣波動可能加速老船拆解。全球船廠產能約束也將限制新船訂單釋放,船臺緊張、船價高企局面預計將持續數年。
盡管供給剛性,但干散貨運輸市場需求增長潛力仍不容小覷。全球經濟復蘇、新興經濟體崛起,長期看干散貨海運需求有望穩定增長。不過,短期波動難以避免。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調整、全球貿易摩擦、自然災害等因素,都可能對干散貨運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全球港口基礎設施升級優化,干散貨運輸效率與服務質量有望提升,也將帶來新機遇與挑戰。
2025 年,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結構重塑、供給瓶頸緩解;油運市場供需博弈,機遇與風險并存;干散貨運輸市場供給剛性,需求緩慢復蘇。全球航運行業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新興市場崛起,仍存潛在增長機遇。從業者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政治形勢、貿易政策調整、地緣沖突演變,靈活調整戰略布局與運營模式,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Copyright 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金子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21023823號-3 魯公網安備 37078302000730號
地址:中國·濰坊